
建筑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614.2亿元,占整体比重3.9%。自2020年起北京建筑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该比重为4.0%,低于上一年4.3%的水平,这主要源于北京城市发展动能的升级转换。
北京的城市化由依靠大规模投资带动经济高速增长转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种新常态下,建筑业的发展规模与方向也随之变化。
"十四五"将是北京市建筑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键转型期,住建委于2022年8月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将充分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智慧化发展,大力提升"北京建造"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培育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对于北京市建筑业"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规划》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包括夯实行业升级基础等,详情如下表所示。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要求 |
一 |
激励企业创新提质,夯实行业升级基础 |
强化优势企业培育 |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
||
引导企业走向国际 |
||
二 |
加强产业队伍建设,强化人力资源支撑 |
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储备 |
||
加强建筑工人权益保障 |
||
三 |
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
加快推进工业化、数字化 |
大力推进绿色化、低碳化 |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要求 |
四 |
严守工程安全底线,提升工程建设品质 |
统筹"大安全";聚焦"高品质";织密责任网络;提升监管水平 |
五 |
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
法治"先";稳步"放";创新"管";优化"服";党建"引" |
六 |
保障重大工程建设,打造首都精品力作 |
|
七 |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打造城市活力空间 |
|
八 |
建设智慧韧性城市,落实城乡发展战略 |
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助推乡村振兴 |
数据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慧智库整理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的表现整体符合规划方向。从财务数据来看,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资产总额与营收总额的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0.6%和6.4%,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比增长18.3%。从年度动态来看,创新突破与国际化发展成果显著,有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央企积极开展海外项目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规模分布:营收在十亿以内的企业占比过半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以下简称"建筑业百强")入围门槛为0.25亿元。从营收区间上来看,营收在10亿元以内有56家,营收在10亿﹣100亿元的企业有34家;100亿﹣500亿元的企业有8家;营收在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其中,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10963亿元营收位居建筑业百强榜首,以超万亿的营收规模遥遥领先。
(二)属地分布:大兴区、朝阳区、丰台区位居前三
从所属的区县分布情况来看,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共分布于17个区(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大兴区以12家企业排在首位;其次是朝阳区,以11家企业排在第二位;昌平以10家企业位列第三;海淀区以9家企业位列第四位;其余企业数量较多的还有昌平区、怀柔区等。
从区域规模来看,海淀区营收占比为72.5%,丰台区为10.2%,朝阳区和西城区营收占比分别为3.7%和3.1%,其他区域营收占比均在3%以下,说明北京市建筑行业的区域发展不均衡。
(三)组织形式:集中度高,民营企业占比过半
从组织规模来看,央企营收占比为88.75%,地方国有为5.92%,民营企业营收占比为5.28%,合资企业仅0.04%,说明北京市建筑行业的营收以央企为主,民营企业数量虽多,但营收实力相对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较弱。
从区域与组织结构的交叉分布来看,民营企业的分布范围最广,且数量最多。大兴区有民营企业9家、央企3家,丰台区有民营企业6家、央企3家、地方国有企业1家,门头沟区有民营企业5家,仅有的1家合资企业设在通州区。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整体上的发展呈现积极态势,企业资产总额与人均资产的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营收总额同比增长6.4%,人均营收中位数受到极值影响呈下降趋势;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超过六成,但是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的企业明显减少;利润总额增长幅度为16.1%,人均利润同比增长15.5%;研发投入较上一年增长18.3%,且研发人员占比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在区域表现方面,海淀区实力强劲,各项指标均远超第二位的丰台区。
(一)资产分析:资产总额与人均资产均同比增长10.6%
从企业资产总额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资产总额为20745.3亿元,较上一年18752.9亿元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增幅为10.6%;从企业资产的平均数来看,也由187.5亿元升至207.5亿元,中位数则由9.2亿元升至10.9亿元,可见从整体来看,建筑业百强的企业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
从人均资产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人均资产为512.9万元/人,较上一年的466.1万元/人增长了10.0%。2023年建筑业百强企业人均资产平均数为401.7万元/人,上一年的数值为363.1万元/人,同比增长10.6%;人均资产中位数为280.6万元/人,上一年为263万元/人,同比增长6.7%。
从区域资产来看,海淀区占比78.5%,丰台区占比8.0%,西城区占比3.4%,朝阳区占比2.4%,顺义区占比1.8%,大兴区占1.4%,其余区域占比均低于1%。
(二)营收分析:营收总额增长明显,但人均营收中位数相对减少
从企业营业收入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总营收为15466.7亿元,相比于上一年的14530.3亿元,同比增长6.4%;从企业营收的平均数来看,也由145.3亿元增长至154.7亿元;从企业营收中位数来看,上一年营收中位数为6.8亿元,2023年营收中位数提升至7.5亿元。
从人均营收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人均营收382.4万元/人,较上一年的361.1万元增长5.9%。建筑业百强企业人均营收的平均数为365.7万元/人,上一年为335.5万元/人,同比增长9.0%。人均营收中位数为266.6万元/人,上一年为283.0万元/人,同比减少5.8%。若剔除极值的影响,则其余95家企业2023年人均营收总额为28540.5万元,上年的27267.8万元,同比增长4.7%。
(三)负债分析: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超六成
从建筑业百强的资产负债率区间来看,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下的企业有14家,处于60%-70%的企业有13家,处于70%-80%的企业有43家、数量与上一年持平,处于80%-90%的企业有23家,资产负债率在100%以上的企业有1家,而上一年为2家。
从区域负债来看,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的区域性资产负债率区间集中于70%-80%。从企业数量来看,朝阳区资产负债率在0-70%的企业有2家、70%-80%的企业有6家、80%-90%的企业有3家;门头沟区资产负债率在70%-80%的企业有5家;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有1家,是位于通州区的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由于企业盈利能力弱导致资不抵债,反映在近两年的财务数据中,利润总额均在﹣1600万元以下,归母所有者权益由上一年的﹣2795万元减少至﹣4399万元。
从区域的资产负债率均值来看,密云区为90.2%,通州区为86.0%,延庆区为85.4%,东城区为82.5%,顺义区为80.4%,其余区域均低于80%。资产负债率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
(四)利润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差距明显
从企业利润总额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利润总额为487.6亿元,相较于上一年的419.9亿元,增长幅度为16.1%。从企业利润的平均数来看,也由4.2亿元升至4.9亿元;中位数则由0.18亿元升至0.21亿元。从整体上看,盈利能力相较上一年有明显提升。
从人均利润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人均利润为12.1万元,相较于上一年的10.4万元,同比增长率达15.5%。北京建筑业百强人均利润平均数为10.4万元,上一年为9.2万元,同比增长12.7%;人均利润中位数为5.4万元,上一年为5.1万元,同比增长7%。
从区域利润来看,海淀区占比78.0%,丰台区占比7.0%,西城区占比4.7%,朝阳区占比1.9%,顺义区占比1.6%,大兴区占1.3%,石景山区占比1%,其余区域占比均低于1%。
(五)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较上一年增长18.3%
从研发投入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中列入统计的有70家企业,研发投入为3亿4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较大。从研发投入平均数来看,也由4.8亿元上升至5.7亿元,中位数则由7224万元上升至8741万元,可见建筑行业对科技创新愈发重视。
从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占比来看,在计的70家建筑业企业总研发投入占比为2.6%,较上一年的2.3%增加了0.3%;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3.9%,较上一年的13.3%增长0.6%。
通过对北京建筑业百强的业务布局、创新突破和国际化相关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建筑业百强中进行业务布局的企业有14家,主要是进行提升科研实力与战略化部署,其中央企占比57%;实现创新突破的企业有10家,主要是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与攻克技术难题;进行国际化行动部署的企业有7家,且以海外项目为主。
(一)业务布局:以央企为主,提升科研实力并进行战略部署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中进行业务布局的有14家。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看,有8家央企,3家民营企业,2家地方国有企业与1家合资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提升科研实力的企业有5家,出于战略层面考虑而进行业务布局的企业有5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有3家,进行业务拓展和开拓市场的企业各1家。
进行战略层面业务布局的企业分别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其中,北京市政路桥为完善绿色制造产业链,与福田汽车展开深度合作,引入北京市首批40辆氢燃料重卡并投入使用;为深入发展集团战略,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在南京设立华东分公司;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方股份作为后加入中核集团的单位,与中核二四在智慧工地建造、数字化转型智慧中枢、国际工程项目等领域开展多方面的业务合作;中建三局与衡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华北市场进行战略布局;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通过即将进行的西乌珠穆沁旗巴音乌拉通用机场施工项目,将满足升为机场场道一级资质标准。
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有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3月,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首个资源共享平台﹣-"融资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北京第五建筑工程集团和北京华尊建设集团分别合作广联达科技、深圳皓峰,共同推进公司整体的信息化建设。
此外,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在广东成立分公司,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地产市场;国艺天成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2023年先后获批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展览陈列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一级资质,为公司开拓更为广阔的建筑市场提供了准入证。
(二)创新突破: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中,有1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具体动态上看,有10家企业实现创新突破,合计涉及21项内容。
建筑行业实现创新突破的企业通过具体项目的施工进程,针对现实情况完成技术创新与突破,收获填补研究空白、攻克技术难题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这些企业中,填补研究空白的企业有2家,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有3家,攻克技术难题的企业有3家,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的企业有4家。此外,还有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两家民营企业,相继于2023年4月和10月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的相关企业有4家,其中,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2023年第三季度相继有三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项目于2023年7月通过整体验收,新技术应用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创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10月,经鉴定,国家速滑馆CO2跨临界直冷多功能超大冰面系统建造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建三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承建的云南玉溪海绵工程,关键核心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不规则悬挑装饰翼装配式集成单元幕墙施工技术,经评价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企业有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承建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首创超大直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济南南曹范LNG(液化天然气)调峰储配站项目进程中,填补了国内外对大型LNG不锈钢全容储罐低温区段力学研究的空白。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承建西宁曹家堡机场T3航站楼的项目团队,针对扩底桩桩端尺寸检测提出并应用行程点位标识法,填补国内扩底桩桩端检测困难的技术空白。
(三)国际化行动部署:央企积极发展海外项目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中,有7家进行国际化行动部署,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民营企业有1家,央企有6家。
在这些企业中,进行海外项目的企业5家,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有2家,建设"一带一路"的企业有2家。
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有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023年1月,中国铁建将大直径双护盾岩石掘进机首次出口南亚市场;同年5月,中国铁建签约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正式进入圭亚那市场。11月,中建二局安装工程东南亚分公司中标越南胡志明市南西贡国际学校二期项目,成功拓展了海外业务板块的同时,也为后续海外市场经营拓展奠定基础。
践行央企责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有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1月,中建一局集团承建的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项目T01标段主塔楼冲出正负零,为埃及"夏都"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机械工业建设2023年积极投身"一带一路",5月,与中工国际内部协同,签约伊拉克九区原油中央处理设施项目安装工程;6月份克服疫情困难,完成援赞比亚玉米粉厂的工作。
(四)参编标准:百强企业共计参与行业标准789项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中,参与编写/制定国际标准的企业有4家,涉及28项;参与编写/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有35家,涉及662项;参与编写/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53家,涉及789项;参与编写/制定团体标准的企业有44家,涉及460项。
在上述企业中,排在百强首位的中国铁建最为突出,以16项国际标准、121项国家标准、236项行业标准和165项团体标准领先;其次是第十一名中工国际工程,贡献了7项国际标准、321项国家标准和192项行业标准。
(五)发明专利:‖类发明专利表现突出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中,有76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涉及49891项;其中58家企业拥有I类发明专利,涉及10456项;71家企业拥有II类发明专利,涉及39435项。涉及发明专利的企业超过七成,反映出百强企业在发明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表现积极、成果明显。
序号 |
企业名称 |
1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2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3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4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5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6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7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8 |
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9 |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0 |
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11 |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12 |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3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14 |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5 |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16 |
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
17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18 |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9 |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 |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1 |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2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23 |
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24 |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5 |
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 |
26 |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7 |
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28 |
北京城建远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9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
30 |
中交碧水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31 |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32 |
中建-大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
33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34 |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35 |
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36 |
中电系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37 |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38 |
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39 |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40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41 |
中北华宇建筑工程公司 |
42 |
北京金通远建筑工程公司 |
43 |
北京长空建设有限公司 |
44 |
北京政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5 |
北京中联勘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46 |
水发(北京)建设有限公司 |
47 |
北京万嘉贺装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8 |
北京清河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49 |
北京京禹达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
50 |
北京路鹏达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51 |
中建三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52 |
北京弘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53 |
中煤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
54 |
北京大龙顺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55 |
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56 |
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57 |
中装伟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58 |
北京昌水建筑有限公司 |
59 |
北京华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0 |
北京城建北方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
61 |
北京永兴丰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62 |
北京华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3 |
中泰建工(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64 |
忠信博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5 |
北京荣威建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66 |
中装华泰(北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67 |
北京市仟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8 |
北京市力安达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69 |
鹏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70 |
北京中消长城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71 |
北京太江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72 |
北京兴百建设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73 |
中煤东方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74 |
北京中海兴达建设有限公司 |
75 |
国艺天成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76 |
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77 |
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78 |
北京龙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79 |
北京双盈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80 |
中昊欣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81 |
北京正邦兴业建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82 |
中建江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83 |
北京誉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84 |
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85 |
北京一力建设有限公司 |
86 |
北京市佳恒致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87 |
北京楚海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88 |
北京顺联建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89 |
建洲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90 |
北京同州建设有限公司 |
91 |
北京成国邦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92 |
北京戎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93 |
北京诚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94 |
中恒创兴建设有限公司 |
95 |
中联皓建集团有限公司 |
96 |
北京市城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97 |
北京普晨鑫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98 |
天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99 |
北京市朝阳三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
100 |
北京东泰翔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来源:《2023年北京百强企业发展报告》
建筑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614.2亿元,占整体比重3.9%。自2020年起北京建筑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该比重为4.0%,低于上一年4.3%的水平,这主要源于北京城市发展动能的升级转换。
北京的城市化由依靠大规模投资带动经济高速增长转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种新常态下,建筑业的发展规模与方向也随之变化。
"十四五"将是北京市建筑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键转型期,住建委于2022年8月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将充分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智慧化发展,大力提升"北京建造"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培育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对于北京市建筑业"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规划》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包括夯实行业升级基础等,详情如下表所示。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要求 |
一 |
激励企业创新提质,夯实行业升级基础 |
强化优势企业培育 |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
||
引导企业走向国际 |
||
二 |
加强产业队伍建设,强化人力资源支撑 |
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储备 |
||
加强建筑工人权益保障 |
||
三 |
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
加快推进工业化、数字化 |
大力推进绿色化、低碳化 |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要求 |
四 |
严守工程安全底线,提升工程建设品质 |
统筹"大安全";聚焦"高品质";织密责任网络;提升监管水平 |
五 |
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
法治"先";稳步"放";创新"管";优化"服";党建"引" |
六 |
保障重大工程建设,打造首都精品力作 |
|
七 |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打造城市活力空间 |
|
八 |
建设智慧韧性城市,落实城乡发展战略 |
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助推乡村振兴 |
数据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慧智库整理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的表现整体符合规划方向。从财务数据来看,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资产总额与营收总额的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0.6%和6.4%,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比增长18.3%。从年度动态来看,创新突破与国际化发展成果显著,有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央企积极开展海外项目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规模分布:营收在十亿以内的企业占比过半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以下简称"建筑业百强")入围门槛为0.25亿元。从营收区间上来看,营收在10亿元以内有56家,营收在10亿﹣100亿元的企业有34家;100亿﹣500亿元的企业有8家;营收在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其中,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10963亿元营收位居建筑业百强榜首,以超万亿的营收规模遥遥领先。
(二)属地分布:大兴区、朝阳区、丰台区位居前三
从所属的区县分布情况来看,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共分布于17个区(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大兴区以12家企业排在首位;其次是朝阳区,以11家企业排在第二位;昌平以10家企业位列第三;海淀区以9家企业位列第四位;其余企业数量较多的还有昌平区、怀柔区等。
从区域规模来看,海淀区营收占比为72.5%,丰台区为10.2%,朝阳区和西城区营收占比分别为3.7%和3.1%,其他区域营收占比均在3%以下,说明北京市建筑行业的区域发展不均衡。
(三)组织形式:集中度高,民营企业占比过半
从组织规模来看,央企营收占比为88.75%,地方国有为5.92%,民营企业营收占比为5.28%,合资企业仅0.04%,说明北京市建筑行业的营收以央企为主,民营企业数量虽多,但营收实力相对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较弱。
从区域与组织结构的交叉分布来看,民营企业的分布范围最广,且数量最多。大兴区有民营企业9家、央企3家,丰台区有民营企业6家、央企3家、地方国有企业1家,门头沟区有民营企业5家,仅有的1家合资企业设在通州区。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整体上的发展呈现积极态势,企业资产总额与人均资产的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营收总额同比增长6.4%,人均营收中位数受到极值影响呈下降趋势;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超过六成,但是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的企业明显减少;利润总额增长幅度为16.1%,人均利润同比增长15.5%;研发投入较上一年增长18.3%,且研发人员占比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在区域表现方面,海淀区实力强劲,各项指标均远超第二位的丰台区。
(一)资产分析:资产总额与人均资产均同比增长10.6%
从企业资产总额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资产总额为20745.3亿元,较上一年18752.9亿元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增幅为10.6%;从企业资产的平均数来看,也由187.5亿元升至207.5亿元,中位数则由9.2亿元升至10.9亿元,可见从整体来看,建筑业百强的企业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
从人均资产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人均资产为512.9万元/人,较上一年的466.1万元/人增长了10.0%。2023年建筑业百强企业人均资产平均数为401.7万元/人,上一年的数值为363.1万元/人,同比增长10.6%;人均资产中位数为280.6万元/人,上一年为263万元/人,同比增长6.7%。
从区域资产来看,海淀区占比78.5%,丰台区占比8.0%,西城区占比3.4%,朝阳区占比2.4%,顺义区占比1.8%,大兴区占1.4%,其余区域占比均低于1%。
(二)营收分析:营收总额增长明显,但人均营收中位数相对减少
从企业营业收入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总营收为15466.7亿元,相比于上一年的14530.3亿元,同比增长6.4%;从企业营收的平均数来看,也由145.3亿元增长至154.7亿元;从企业营收中位数来看,上一年营收中位数为6.8亿元,2023年营收中位数提升至7.5亿元。
从人均营收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人均营收382.4万元/人,较上一年的361.1万元增长5.9%。建筑业百强企业人均营收的平均数为365.7万元/人,上一年为335.5万元/人,同比增长9.0%。人均营收中位数为266.6万元/人,上一年为283.0万元/人,同比减少5.8%。若剔除极值的影响,则其余95家企业2023年人均营收总额为28540.5万元,上年的27267.8万元,同比增长4.7%。
(三)负债分析: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超六成
从建筑业百强的资产负债率区间来看,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下的企业有14家,处于60%-70%的企业有13家,处于70%-80%的企业有43家、数量与上一年持平,处于80%-90%的企业有23家,资产负债率在100%以上的企业有1家,而上一年为2家。
从区域负债来看,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的区域性资产负债率区间集中于70%-80%。从企业数量来看,朝阳区资产负债率在0-70%的企业有2家、70%-80%的企业有6家、80%-90%的企业有3家;门头沟区资产负债率在70%-80%的企业有5家;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有1家,是位于通州区的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由于企业盈利能力弱导致资不抵债,反映在近两年的财务数据中,利润总额均在﹣1600万元以下,归母所有者权益由上一年的﹣2795万元减少至﹣4399万元。
从区域的资产负债率均值来看,密云区为90.2%,通州区为86.0%,延庆区为85.4%,东城区为82.5%,顺义区为80.4%,其余区域均低于80%。资产负债率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
(四)利润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差距明显
从企业利润总额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利润总额为487.6亿元,相较于上一年的419.9亿元,增长幅度为16.1%。从企业利润的平均数来看,也由4.2亿元升至4.9亿元;中位数则由0.18亿元升至0.21亿元。从整体上看,盈利能力相较上一年有明显提升。
从人均利润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人均利润为12.1万元,相较于上一年的10.4万元,同比增长率达15.5%。北京建筑业百强人均利润平均数为10.4万元,上一年为9.2万元,同比增长12.7%;人均利润中位数为5.4万元,上一年为5.1万元,同比增长7%。
从区域利润来看,海淀区占比78.0%,丰台区占比7.0%,西城区占比4.7%,朝阳区占比1.9%,顺义区占比1.6%,大兴区占1.3%,石景山区占比1%,其余区域占比均低于1%。
(五)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较上一年增长18.3%
从研发投入来看,北京建筑业百强中列入统计的有70家企业,研发投入为3亿4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较大。从研发投入平均数来看,也由4.8亿元上升至5.7亿元,中位数则由7224万元上升至8741万元,可见建筑行业对科技创新愈发重视。
从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占比来看,在计的70家建筑业企业总研发投入占比为2.6%,较上一年的2.3%增加了0.3%;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3.9%,较上一年的13.3%增长0.6%。
通过对北京建筑业百强的业务布局、创新突破和国际化相关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建筑业百强中进行业务布局的企业有14家,主要是进行提升科研实力与战略化部署,其中央企占比57%;实现创新突破的企业有10家,主要是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与攻克技术难题;进行国际化行动部署的企业有7家,且以海外项目为主。
(一)业务布局:以央企为主,提升科研实力并进行战略部署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中进行业务布局的有14家。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看,有8家央企,3家民营企业,2家地方国有企业与1家合资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提升科研实力的企业有5家,出于战略层面考虑而进行业务布局的企业有5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有3家,进行业务拓展和开拓市场的企业各1家。
进行战略层面业务布局的企业分别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其中,北京市政路桥为完善绿色制造产业链,与福田汽车展开深度合作,引入北京市首批40辆氢燃料重卡并投入使用;为深入发展集团战略,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在南京设立华东分公司;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方股份作为后加入中核集团的单位,与中核二四在智慧工地建造、数字化转型智慧中枢、国际工程项目等领域开展多方面的业务合作;中建三局与衡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华北市场进行战略布局;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通过即将进行的西乌珠穆沁旗巴音乌拉通用机场施工项目,将满足升为机场场道一级资质标准。
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有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3月,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首个资源共享平台﹣-"融资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北京第五建筑工程集团和北京华尊建设集团分别合作广联达科技、深圳皓峰,共同推进公司整体的信息化建设。
此外,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在广东成立分公司,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地产市场;国艺天成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2023年先后获批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展览陈列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一级资质,为公司开拓更为广阔的建筑市场提供了准入证。
(二)创新突破: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中,有1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具体动态上看,有10家企业实现创新突破,合计涉及21项内容。
建筑行业实现创新突破的企业通过具体项目的施工进程,针对现实情况完成技术创新与突破,收获填补研究空白、攻克技术难题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这些企业中,填补研究空白的企业有2家,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有3家,攻克技术难题的企业有3家,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的企业有4家。此外,还有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两家民营企业,相继于2023年4月和10月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达到国际先进/领先水平的相关企业有4家,其中,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2023年第三季度相继有三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项目于2023年7月通过整体验收,新技术应用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创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10月,经鉴定,国家速滑馆CO2跨临界直冷多功能超大冰面系统建造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建三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承建的云南玉溪海绵工程,关键核心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不规则悬挑装饰翼装配式集成单元幕墙施工技术,经评价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企业有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承建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首创超大直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济南南曹范LNG(液化天然气)调峰储配站项目进程中,填补了国内外对大型LNG不锈钢全容储罐低温区段力学研究的空白。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承建西宁曹家堡机场T3航站楼的项目团队,针对扩底桩桩端尺寸检测提出并应用行程点位标识法,填补国内扩底桩桩端检测困难的技术空白。
(三)国际化行动部署:央企积极发展海外项目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中,有7家进行国际化行动部署,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民营企业有1家,央企有6家。
在这些企业中,进行海外项目的企业5家,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有2家,建设"一带一路"的企业有2家。
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有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023年1月,中国铁建将大直径双护盾岩石掘进机首次出口南亚市场;同年5月,中国铁建签约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正式进入圭亚那市场。11月,中建二局安装工程东南亚分公司中标越南胡志明市南西贡国际学校二期项目,成功拓展了海外业务板块的同时,也为后续海外市场经营拓展奠定基础。
践行央企责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有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1月,中建一局集团承建的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项目T01标段主塔楼冲出正负零,为埃及"夏都"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机械工业建设2023年积极投身"一带一路",5月,与中工国际内部协同,签约伊拉克九区原油中央处理设施项目安装工程;6月份克服疫情困难,完成援赞比亚玉米粉厂的工作。
(四)参编标准:百强企业共计参与行业标准789项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中,参与编写/制定国际标准的企业有4家,涉及28项;参与编写/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有35家,涉及662项;参与编写/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53家,涉及789项;参与编写/制定团体标准的企业有44家,涉及460项。
在上述企业中,排在百强首位的中国铁建最为突出,以16项国际标准、121项国家标准、236项行业标准和165项团体标准领先;其次是第十一名中工国际工程,贡献了7项国际标准、321项国家标准和192项行业标准。
(五)发明专利:‖类发明专利表现突出
2023年北京建筑业百强企业中,有76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涉及49891项;其中58家企业拥有I类发明专利,涉及10456项;71家企业拥有II类发明专利,涉及39435项。涉及发明专利的企业超过七成,反映出百强企业在发明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表现积极、成果明显。
序号 |
企业名称 |
1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2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3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4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5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6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7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8 |
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9 |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0 |
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11 |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12 |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3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14 |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5 |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16 |
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
17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18 |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9 |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 |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1 |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2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23 |
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24 |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5 |
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 |
26 |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7 |
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28 |
北京城建远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9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
30 |
中交碧水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31 |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32 |
中建-大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
33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34 |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35 |
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36 |
中电系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37 |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38 |
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39 |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40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41 |
中北华宇建筑工程公司 |
42 |
北京金通远建筑工程公司 |
43 |
北京长空建设有限公司 |
44 |
北京政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5 |
北京中联勘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46 |
水发(北京)建设有限公司 |
47 |
北京万嘉贺装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8 |
北京清河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49 |
北京京禹达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
50 |
北京路鹏达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51 |
中建三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52 |
北京弘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53 |
中煤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
54 |
北京大龙顺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55 |
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56 |
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57 |
中装伟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58 |
北京昌水建筑有限公司 |
59 |
北京华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0 |
北京城建北方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
61 |
北京永兴丰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62 |
北京华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3 |
中泰建工(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64 |
忠信博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5 |
北京荣威建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66 |
中装华泰(北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67 |
北京市仟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8 |
北京市力安达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69 |
鹏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70 |
北京中消长城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71 |
北京太江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72 |
北京兴百建设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73 |
中煤东方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74 |
北京中海兴达建设有限公司 |
75 |
国艺天成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76 |
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77 |
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78 |
北京龙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79 |
北京双盈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80 |
中昊欣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81 |
北京正邦兴业建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82 |
中建江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83 |
北京誉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84 |
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85 |
北京一力建设有限公司 |
86 |
北京市佳恒致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87 |
北京楚海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88 |
北京顺联建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89 |
建洲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90 |
北京同州建设有限公司 |
91 |
北京成国邦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92 |
北京戎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93 |
北京诚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94 |
中恒创兴建设有限公司 |
95 |
中联皓建集团有限公司 |
96 |
北京市城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97 |
北京普晨鑫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98 |
天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99 |
北京市朝阳三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
100 |
北京东泰翔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来源:《2023年北京百强企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