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财富500强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五大巨头近年来表现非常优异,继2010年中国铁建产值排名超法国万喜,跃居全球承包商首位之后,中国建筑业三巨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在2011年的财富排行榜上,荣居全球建筑企业前三甲。但是,全球权威品牌估值专家Brand Fiance最新出炉的品牌价值全球500强中,建筑企业占据三席,分别是法国万喜集团、法国布依格集团、西班牙ACS集团,并无中国建筑企业的身影。
我国建筑业作为一个对GDP贡献率超出6%,具有带动广泛产业集群效应的国民经济支柱型地位的行业,在建造“精品工程”方面并未与企业规模齐头并进。
目前,品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拥有品牌,既证明其经济实力和市场地位,也反映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强势的品牌将成为企业占领市场份额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二八”法则告诉我们,20%拥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将占市场份额80%,80%弱势品牌只能争抢剩余20%的市场。
品牌作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创造超额利润的关键来源之一。在“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同样需要强有力的品牌,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国外的建筑市场发展较国内相对成熟,已涌现一批全球知名品牌,并拥有强有力的市场扩张战略的企业,如法国的万喜和布依格、美国的福陆、瑞典的斯堪雅、日本的鹿岛等。我国建筑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开始筹划品牌建设,如中国建筑的“品质重于泰山,服务跨越五洲”,上海建工的“和谐为本,追求卓越”。
比较国内产值最大的10家多元化和5家产值较大的专业化上市建企,创超额利润的能力,专业化比多元化企业强。多元化企业平均创超额利润的能力为0.53%,而专业化的建筑企业该指标比多元化企业超出5倍,达到2.87%,其中建筑五巨头中铁、铁建、中建、中交建、中冶平均创超额利润的能力仅达到0.59%。不仅如此,多元化企业中有5家企业超额利润能力为负,而多元化企业中,表现最为优异的是金螳螂,创超利能力达3.64%,其次为中材国际和亚厦股份,该指标值略低于金螳螂,但仍超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倍多。
从各大建企市场占有率比较,呈现行业完全竞争态势。市场占有率是品牌影响力大小的直接反映。而国内建筑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央企五大巨头总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8.64%,上市建企营业收入前十位市场占有率也仅有20.72%,除去央企五巨头表现,其他被选取的5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均未超过1%,体现国内建筑企业品牌影响力不大,施工企业在竞标谈判中价格竞争仍是主基调,建筑市场呈现完全竞争性特点。
目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在技术优势上尚不具备国际竞争的能力,国内的工程竞标主基调仍是成本优势或关系优势。国内建筑企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主要体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技术投入和创新建设无系统规划和建设,创新成果少,转换程度低,技术改进和创新主要是具体工程的工艺改造、管理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一向轻技术、重生产的国内建筑企业在科研人员配备上比例较低,资金投入比例也不高。据2010年上市建企排名前20家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计算,均值仅达到0.79%,除隧道股份、中国铁建外,多数企业的科研投入比例未超过1%,而这一比值在发达国家建筑企业中,一般为2.5%~3%。
无论从全球品牌价值的排名,企业市场占有率,还是从细分品牌的关键要素分析,国内建筑企业离真正的品牌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关键要点是,摆脱靠低成本和关系的恶性竞争,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找准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方能有效推动品牌建设。
据财富500强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五大巨头近年来表现非常优异,继2010年中国铁建产值排名超法国万喜,跃居全球承包商首位之后,中国建筑业三巨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在2011年的财富排行榜上,荣居全球建筑企业前三甲。但是,全球权威品牌估值专家Brand Fiance最新出炉的品牌价值全球500强中,建筑企业占据三席,分别是法国万喜集团、法国布依格集团、西班牙ACS集团,并无中国建筑企业的身影。
我国建筑业作为一个对GDP贡献率超出6%,具有带动广泛产业集群效应的国民经济支柱型地位的行业,在建造“精品工程”方面并未与企业规模齐头并进。
目前,品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拥有品牌,既证明其经济实力和市场地位,也反映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强势的品牌将成为企业占领市场份额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二八”法则告诉我们,20%拥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将占市场份额80%,80%弱势品牌只能争抢剩余20%的市场。
品牌作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创造超额利润的关键来源之一。在“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同样需要强有力的品牌,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国外的建筑市场发展较国内相对成熟,已涌现一批全球知名品牌,并拥有强有力的市场扩张战略的企业,如法国的万喜和布依格、美国的福陆、瑞典的斯堪雅、日本的鹿岛等。我国建筑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开始筹划品牌建设,如中国建筑的“品质重于泰山,服务跨越五洲”,上海建工的“和谐为本,追求卓越”。
比较国内产值最大的10家多元化和5家产值较大的专业化上市建企,创超额利润的能力,专业化比多元化企业强。多元化企业平均创超额利润的能力为0.53%,而专业化的建筑企业该指标比多元化企业超出5倍,达到2.87%,其中建筑五巨头中铁、铁建、中建、中交建、中冶平均创超额利润的能力仅达到0.59%。不仅如此,多元化企业中有5家企业超额利润能力为负,而多元化企业中,表现最为优异的是金螳螂,创超利能力达3.64%,其次为中材国际和亚厦股份,该指标值略低于金螳螂,但仍超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倍多。
从各大建企市场占有率比较,呈现行业完全竞争态势。市场占有率是品牌影响力大小的直接反映。而国内建筑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央企五大巨头总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8.64%,上市建企营业收入前十位市场占有率也仅有20.72%,除去央企五巨头表现,其他被选取的5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均未超过1%,体现国内建筑企业品牌影响力不大,施工企业在竞标谈判中价格竞争仍是主基调,建筑市场呈现完全竞争性特点。
目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在技术优势上尚不具备国际竞争的能力,国内的工程竞标主基调仍是成本优势或关系优势。国内建筑企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主要体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技术投入和创新建设无系统规划和建设,创新成果少,转换程度低,技术改进和创新主要是具体工程的工艺改造、管理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一向轻技术、重生产的国内建筑企业在科研人员配备上比例较低,资金投入比例也不高。据2010年上市建企排名前20家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计算,均值仅达到0.79%,除隧道股份、中国铁建外,多数企业的科研投入比例未超过1%,而这一比值在发达国家建筑企业中,一般为2.5%~3%。
无论从全球品牌价值的排名,企业市场占有率,还是从细分品牌的关键要素分析,国内建筑企业离真正的品牌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关键要点是,摆脱靠低成本和关系的恶性竞争,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找准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方能有效推动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