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46.3亿元。
2010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7.97亿元。
浙江东阳市建筑业何以能蝉联全国县市建筑业总产值“冠军”,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个蓬勃向上,利国富民的支柱产业?最近,记者专程到地处浙中山区的东阳市进行踏访。在寻求答案中对该市市委书记张仲灿总结建筑人的“十六字”,即“崇文崇教、精工善艺、大器包容、创新图强”有了全新的理解,更感觉到东阳建筑业之所以能不断突破自身,攀登新台阶,是政府给力,行业主管引导到位,企业奋勇争先,在强手如林的区域建筑经济中较好地发挥了自身优势和品牌优势。
张仲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筑业是国家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密不可分的产业,尤其是在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的东阳市,大力发展建筑业是提升当地国民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十多年来,东阳国民经济发展滞缓,从第一届全国“百强县”评比的第65位,到2007年下滑至第85位。相当部分人员将经济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建筑企业将大量的资金带到市外投资,常年在外施工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等。2007年底,新一届市委班子和市政府召开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企业座谈会,各行各业对发展东阳经济献计献策,形成共识:必须大力扶持和促进建筑业发展,以建筑经济促进东阳经济。2008年春节期间,思想统一认识后,市委在全市建筑业工作大会号召,东阳建筑业要向周边建筑业发达地区学习,发扬“百工之乡”优良传统,理直气壮地发展不占地,不污染环境,造就大量人员就业,上缴税收的朝阳产业——建筑业。并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发展目标,将全市建筑经济摆上重要位子。这次被誉为“东阳建筑业春天”的建筑业工作大会,还颁布了该市建筑业史上首个《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建筑强市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十一五”期间,全市建安产值、利税和境外市场业务量每年平均递增要达到10%~15%。到2010年,争取完成建安产值达到700亿元。对地方税收的年贡献率保持在20%以上并每年有新的增长。建筑业从业人员年均保持在25万人以上。
经过两年的努力,2009年,东阳市一举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46.3亿元,名列全国县级区域建筑经济第一。为巩固领先优势,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市政府针对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完善建筑业领域的法律保障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建筑企业法制环境的意见》,为企业保驾护航。建筑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东阳市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建成一大批交通、水利、电力、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商业、金融、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建筑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建材、房地产等行业。2010年建筑业上缴的地方财政近4.8亿元不包括建筑企业所办其他类型企业,占东阳市地方税收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记者从行业主管部门的档案室文件登记上看到,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东阳市政府先后颁发5个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文件,这种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力度,在浙江乃至全国县级建筑经济区域内尚属首家。看完这些文件记者感悟到,东阳市建筑业能获得全国县市建筑业总产值“冠军”的称号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给力的市委和政府的支持,包括当地父老乡亲鼎力相助为东阳市建筑业发展夯实了基础,为企业注入强劲的推进力。这是东阳建筑业的幸事!
“有了给力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东阳市建筑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文跃说,市委和市政府为建筑业发展规划了美好的未来,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为实施目标做好本职工作,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快转型步伐,为企业当好“后勤部长”。2008年,为加快建筑业发展步伐,建筑业管理局针对全市建筑企业现状,制定了“主业创品牌,专业创效益,投资转身份”的发展目标。中天建设集团是该市龙头骨干建筑企业,运行形态较好,为使该集团在市场角逐中更具竞争力,涉足更多的施工领域,行业主管部门因势利导,要求该集团为全市建筑企业作表率,在经营活动中转变承包工程方式,向BT施工模式发展。同时承接高、大、难工程,树东阳建筑业品牌。3年来,中天不仅以BT方式承建工程造价达60亿元的西安无水港项目,还涉足轨道、市政等工程。特级资质企业海天建设、东阳三建、歌山集团在巩固陕西、江苏、安徽、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区域规模市场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开拓方向,在二线城市等新兴市场站住了脚。截至2010年底,东阳市建筑企业的市场遍及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完成省外施工产值达755.12亿元。境外市场也形势喜人,东阳三建、中天集团、海天集团和野风建设不断加快开拓阿尔及利亚、阿联酋、埃塞俄比亚等市场,2010年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8.11%,承接工程合同金额7.68亿美元。
为改变土建强,专业施工弱的局面,实现两翼齐飞,东阳市政府出台鼓励建筑企业涉足专业施工领域,对在省外和境外承接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投资架桥机、地铁盾构机等大型单台套等先进设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的贴息补助的激励政策。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各企业的资金、技术力量,分门别类上门指导。3年来,该市晋升专业资质和申报增项专业资质企业个数,成为浙江省升级资质增项资质数量最多的县市。截至目前,当初仅占企业总数10%的专业施工企业,增加为25%。涉及领域也扩大至10多项,尤其是装饰装修业,凭借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精湛雕刻手艺,使7家一级装饰装修企业名扬国内市场。如浙江飞耀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杭州星巢菁英会精装修工程荣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浙江广居装饰有限公司承建的杭州海外海皇冠假日酒店室内装饰工程荣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又如,东阳市建工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衢州市高新技术园区中心区市政广场地面铺装园艺工程和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室外园林绿化工程,先后获得2010年度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金奖和银奖,广厦东阳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丽水市大港头江滨景观工程获得铜奖。该市著名建筑企业中天集团,在行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与央企合作,在广州等地涉足城市轨道交通基础项目施工。
“投资转身份”是东阳建筑企业做大规模,拓展市场,赢得“冠军”的又一项保证措施。在市场调研中,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企业改变传统的“你投资,我施工”的经营理念,动员有实力、运行形态良好的建筑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涉足房地产、住宅产业化、建材业等领域,向建筑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左右拓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如海天建设集团投资建设、施工、管理五星级酒店,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东阳市建管局针对中西部一些地区开发需要资金,组织多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带着数亿资金和队伍开拓市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建管局多次到当地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并要求企业一切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树立东阳建筑品牌。在延长施工产业链的同时,该市建筑企业坚持“一主多业、一业多元、境外拓展”的战略,中天集团入股缝配城、鼎立集团在江苏新建淮安国际大酒店、杜班建筑公司投资兴建杜班建材、飞耀成立控股集团等。
为使建筑业常盛不衰,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素质,行业管理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为企业做好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他们根据不同企业需求,多次到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宣传东阳建筑业发展。据统计,3年来,全市共引进大中专毕业生18000多名。为企业各类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开展学技能振兴建筑业活动,开设各类不同层次培训班30多期,使东阳建筑队伍中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明显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数据显示:2010年,东阳建筑业不仅创记录地完成施工总产值1017.97亿元,还实现利润32亿元,实缴地税4.8亿元,约占该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提供就业岗位43万个,为东阳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来自 建筑时报)
2009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46.3亿元。
2010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7.97亿元。
浙江东阳市建筑业何以能蝉联全国县市建筑业总产值“冠军”,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个蓬勃向上,利国富民的支柱产业?最近,记者专程到地处浙中山区的东阳市进行踏访。在寻求答案中对该市市委书记张仲灿总结建筑人的“十六字”,即“崇文崇教、精工善艺、大器包容、创新图强”有了全新的理解,更感觉到东阳建筑业之所以能不断突破自身,攀登新台阶,是政府给力,行业主管引导到位,企业奋勇争先,在强手如林的区域建筑经济中较好地发挥了自身优势和品牌优势。
张仲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筑业是国家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密不可分的产业,尤其是在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的东阳市,大力发展建筑业是提升当地国民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十多年来,东阳国民经济发展滞缓,从第一届全国“百强县”评比的第65位,到2007年下滑至第85位。相当部分人员将经济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建筑企业将大量的资金带到市外投资,常年在外施工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等。2007年底,新一届市委班子和市政府召开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企业座谈会,各行各业对发展东阳经济献计献策,形成共识:必须大力扶持和促进建筑业发展,以建筑经济促进东阳经济。2008年春节期间,思想统一认识后,市委在全市建筑业工作大会号召,东阳建筑业要向周边建筑业发达地区学习,发扬“百工之乡”优良传统,理直气壮地发展不占地,不污染环境,造就大量人员就业,上缴税收的朝阳产业——建筑业。并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发展目标,将全市建筑经济摆上重要位子。这次被誉为“东阳建筑业春天”的建筑业工作大会,还颁布了该市建筑业史上首个《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建筑强市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十一五”期间,全市建安产值、利税和境外市场业务量每年平均递增要达到10%~15%。到2010年,争取完成建安产值达到700亿元。对地方税收的年贡献率保持在20%以上并每年有新的增长。建筑业从业人员年均保持在25万人以上。
经过两年的努力,2009年,东阳市一举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46.3亿元,名列全国县级区域建筑经济第一。为巩固领先优势,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市政府针对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完善建筑业领域的法律保障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建筑企业法制环境的意见》,为企业保驾护航。建筑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东阳市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建成一大批交通、水利、电力、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商业、金融、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建筑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建材、房地产等行业。2010年建筑业上缴的地方财政近4.8亿元不包括建筑企业所办其他类型企业,占东阳市地方税收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记者从行业主管部门的档案室文件登记上看到,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东阳市政府先后颁发5个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文件,这种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力度,在浙江乃至全国县级建筑经济区域内尚属首家。看完这些文件记者感悟到,东阳市建筑业能获得全国县市建筑业总产值“冠军”的称号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给力的市委和政府的支持,包括当地父老乡亲鼎力相助为东阳市建筑业发展夯实了基础,为企业注入强劲的推进力。这是东阳建筑业的幸事!
“有了给力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东阳市建筑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文跃说,市委和市政府为建筑业发展规划了美好的未来,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为实施目标做好本职工作,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快转型步伐,为企业当好“后勤部长”。2008年,为加快建筑业发展步伐,建筑业管理局针对全市建筑企业现状,制定了“主业创品牌,专业创效益,投资转身份”的发展目标。中天建设集团是该市龙头骨干建筑企业,运行形态较好,为使该集团在市场角逐中更具竞争力,涉足更多的施工领域,行业主管部门因势利导,要求该集团为全市建筑企业作表率,在经营活动中转变承包工程方式,向BT施工模式发展。同时承接高、大、难工程,树东阳建筑业品牌。3年来,中天不仅以BT方式承建工程造价达60亿元的西安无水港项目,还涉足轨道、市政等工程。特级资质企业海天建设、东阳三建、歌山集团在巩固陕西、江苏、安徽、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区域规模市场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开拓方向,在二线城市等新兴市场站住了脚。截至2010年底,东阳市建筑企业的市场遍及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完成省外施工产值达755.12亿元。境外市场也形势喜人,东阳三建、中天集团、海天集团和野风建设不断加快开拓阿尔及利亚、阿联酋、埃塞俄比亚等市场,2010年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8.11%,承接工程合同金额7.68亿美元。
为改变土建强,专业施工弱的局面,实现两翼齐飞,东阳市政府出台鼓励建筑企业涉足专业施工领域,对在省外和境外承接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投资架桥机、地铁盾构机等大型单台套等先进设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的贴息补助的激励政策。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各企业的资金、技术力量,分门别类上门指导。3年来,该市晋升专业资质和申报增项专业资质企业个数,成为浙江省升级资质增项资质数量最多的县市。截至目前,当初仅占企业总数10%的专业施工企业,增加为25%。涉及领域也扩大至10多项,尤其是装饰装修业,凭借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精湛雕刻手艺,使7家一级装饰装修企业名扬国内市场。如浙江飞耀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杭州星巢菁英会精装修工程荣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浙江广居装饰有限公司承建的杭州海外海皇冠假日酒店室内装饰工程荣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又如,东阳市建工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衢州市高新技术园区中心区市政广场地面铺装园艺工程和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室外园林绿化工程,先后获得2010年度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金奖和银奖,广厦东阳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丽水市大港头江滨景观工程获得铜奖。该市著名建筑企业中天集团,在行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与央企合作,在广州等地涉足城市轨道交通基础项目施工。
“投资转身份”是东阳建筑企业做大规模,拓展市场,赢得“冠军”的又一项保证措施。在市场调研中,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企业改变传统的“你投资,我施工”的经营理念,动员有实力、运行形态良好的建筑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涉足房地产、住宅产业化、建材业等领域,向建筑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左右拓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如海天建设集团投资建设、施工、管理五星级酒店,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东阳市建管局针对中西部一些地区开发需要资金,组织多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带着数亿资金和队伍开拓市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建管局多次到当地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并要求企业一切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树立东阳建筑品牌。在延长施工产业链的同时,该市建筑企业坚持“一主多业、一业多元、境外拓展”的战略,中天集团入股缝配城、鼎立集团在江苏新建淮安国际大酒店、杜班建筑公司投资兴建杜班建材、飞耀成立控股集团等。
为使建筑业常盛不衰,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素质,行业管理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为企业做好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他们根据不同企业需求,多次到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宣传东阳建筑业发展。据统计,3年来,全市共引进大中专毕业生18000多名。为企业各类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开展学技能振兴建筑业活动,开设各类不同层次培训班30多期,使东阳建筑队伍中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明显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数据显示:2010年,东阳建筑业不仅创记录地完成施工总产值1017.97亿元,还实现利润32亿元,实缴地税4.8亿元,约占该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提供就业岗位43万个,为东阳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来自 建筑时报)